樹林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介紹
- 市定古蹟:位於新北市樹林區的「樹林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於2019年3月26日被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是本地極具歷史與文化價值的水利設施。
- 歷史見證: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最早可追溯至清代,由張必榮、林本源家族等人陸續開鑿,經歷日治時期及現代的修建,長期以來曾是樹林地區農田灌溉的重要設施。雖然目前已無灌溉功能,但它完整保存了過往水利工程的樣貌,成為地方發展歷程的重要見證。
- 工程特色:二股圳取入口與汴頭採用RC(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以洗石飾面,兼具實用與美觀。入口上方的匾額,刻有「昭和七年一月十五日竣功」,見證了日治時期的修建歷史。此外,入口處的漿砌卵石構造保存相當完整,充分展現農田水利工程的文化資產價值。
緣起~守護百年古圳
自113年2月底起,由發起人羅萬益老師一同展開了第一次的清理行動。
後村圳、十二股圳,這兩條古圳擁有悠久的歷史,見證了樹林地區的發展與變遷。然而,隨著歲月流逝與缺乏定期維護,古圳的風貌逐漸被人們遺忘。 透過這次活動,參與者懷著敬畏與熱忱,齊心協力清理分水閘周邊,移除雜草與垃圾,讓百年古圳重現昔日風采。在整理過程中,大家不僅為環境保護盡了一份心力,也有機會深入了解古圳的構造與歷史價值。 這場行動的意義,不僅在於恢復古圳的原貌,更在於喚起社區對這些歷史遺產的關注與保護意識。讓我們攜手努力,讓歷史與現代交織,為樹林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分水閘的清理、水圳的維護與認識,不該僅止於一次性的活動。因此,這次誠摯邀請你一同參與,這是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共同守護百年古圳,深入認識樹林的歷史文化與鐵路特色,為家鄉盡一份心力! |
112.09.01_走進現場,只見雜草叢生、景觀凌亂,古蹟結構顯得破敗斑駁。曾經扮演重要水利角色的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如今靜靜佇立於荒煙蔓草間,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今日的滄桑。
活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