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鞘花
版本:
中文名稱
穿鞘花
英文名稱
Hispida Amischotolype
學名
Amischotolype hispida (Less. & Rich.) Hong
Amischotolype chinensis (N. E. Br.) E. H. Walker ex Hatusima
Forrestia chinensis N. E. Brown
Amischotolype chinensis (N. E. Br.) E. H. Walker ex Hatusima
Forrestia chinensis N. E. Brown
科名
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穿鞘花屬(Amischotolype)
別名
穿鞘花,中國穿鞘花、山蘘荷、東陵草(臺灣)、獨竹草、納鬧紅(廣西)、鞘花(貴州)
原產地
中國雲南、廣東和臺灣。
分佈
台灣全島、蘭嶼低海拔的陰溼的森林底下。
用途
1.庭院觀賞用:植株挺拔翠綠,適合庭園綠化美化用。2.藥用:性味:全草:苦、寒、淡。效用:全草:利尿,袪濕,活血。治風濕痛,跌打損傷,尿路感染,毒蛇咬傷。
莖
基部平臥,光滑無毛。莖基部匍匐,上部直立。
葉
葉簇生於莖的上半部,倒披針形或卵狀倒披針形,長15-23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狹,近無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略被毛,葉鞘圓筒形,呈管狀包住莖部,在與葉片連接的開口處被有纖毛,平行脈,波狀緣。
花
花序密集,聚繖狀從葉腋萌生「穿鞘而出」,外觀像一團球,花萼 3 枚,萼片綠色,肉質,花瓣 3 枚,白色;雄蕊 6 枚,花絲有鬚毛,子房橢圓形,頂端有毛。
果實
蒴果 3 室,橢圓形,熟後開裂。種子具有橘紅色的肉質假種皮。
特性
多年生草本,基部平臥,光滑無毛。莖基部匍匐,上部直立。葉簇生於莖的上半部,倒披針形或卵狀倒披針形,長15-23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狹,近無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略被毛,葉鞘圓筒形,呈管狀包住莖部,在與葉片連接的開口處被有纖毛,平行脈,波狀緣。花序密集,聚繖狀從葉腋萌生「穿鞘而出」,外觀像一團球,花萼 3 枚,萼片綠色,肉質,花瓣 3 枚,白色;雄蕊 6 枚,花絲有鬚毛,子房橢圓形,頂端有毛。蒴果 3 室,橢圓形,熟後開裂。種子具有橘紅色的肉質假種皮。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2001010 穿鞘花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2830中國穿鞘花 p1415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217穿鞘花 P255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植物誌 第 13(3) 卷 071 頁 PDF 穿鞘花
https://baike.baidu.com/item/穿鞘花 穿鞘花
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行政院衛生署醫藥委員會中國穿鞘花92年10月出版117頁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2830中國穿鞘花 p1415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217穿鞘花 P255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植物誌 第 13(3) 卷 071 頁 PDF 穿鞘花
https://baike.baidu.com/item/穿鞘花 穿鞘花
台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行政院衛生署醫藥委員會中國穿鞘花92年10月出版117頁
拍攝地點
苗栗縣三義鄉三角山步道旁(95907);台中縣后里鄉泰安村神秘洞附近(951201)
相關圖片